孤独的老迟坐在考场外面,最终等来了没有交试卷的潘志友。最后表达了一个主题,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想走的阻挡不了。
现实题材就是跟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现在最火的不就是高考,大家的眼球都聚焦在这一场大考之上,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流量,流量在这里。
“知青”和“高考”这两个话题相加,热度绝对高。
田方林没有直接抄,而是将剧情进行改动。故事发生的地点选择在了豫西山区农场,原有的一些人物稍微做一些改变。
主人公的爱情不会删掉,爱情是奢侈的东西,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越奢侈就越能吸引人,这部分没有必要改。
他重点将笔墨放在老迟支持大家考大学的部分,在阻碍的部分少着点笔墨,但又不能完全给删减。
毕竟阻碍知青考大学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岭南大队知青办的周主任也做了一些阻挡知青考大学的事情。他有必要将这个情况反映到作品上,这样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但着墨太多的话,整体文章的风格就会偏向于压抑,容易引起读者的满腔怒火,尤其是一些知青看到后,更会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从而心怀愤懑。
他更愿意通过他的作品给大家带来希望和乐观,在艰苦的生活中带来一丝温暖。用温暖的笔触,融化大家坚硬如冰的内心。
乐观是大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希望是大家前行的力量。
他本来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完稿,真正开始写的时候,他觉得高估自己了。
冬天写作,最大的问题还是天太冷了。临城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0度左右,前阵子早上起来水缸里面还是浮冰,现在早上起来,水缸要狠狠地敲一敲才行。
牛棚里面每天给牛饮水的时候,都得用玉米秆加热一会儿,用温水,要不然牛会生病。
《送东阳马上序》中写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是最真实的写照。钢笔杆冰凉,墨水也会结冰。看来,要度过这个冬天,得全靠自己的一身正气了!
田方林看了看自己的手,要是再写下去都要成面包了。
即使有暖水瓶,也没什么用,暖不了多大的范围。听着外面的“呜咽”狂风,田方林终于下定决心,骨碌进了被窝里面,老崔你再等等吧!
“林子,出来了,今天家里面大扫除,都得忙起来,过两天你大哥就回来了,咱们得让他看看家里面的新面貌。”
1977年阳历的最后一天,刘秀云早早地就起来召集所有的家庭成员,开始收拾家里面的卫生。三年多不见,刘秀云这阵子一直睡不好觉,天天将大哥田方华的名字挂在自己的嘴边。
家里面的日历,撕了一页又一页,撕掉的日历化作一张张纸片,堆积在墙角。再往后翻两页,那张日历被折了一个角,这就是信上大哥田方华写的回家探亲的日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