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辛苦劳作的农民、担惊受怕的小商小贩已经是无比的幸福了。

更何况忽必烈在攻略南地时,为了笼络人心将儒户标准放的极低。

甚至一个小小的里正,都能推举人入儒户,致使半壁江山,出了十万不事生产、整天上学的人口。

元朝对此都还没骂娘,儒户倒先抱怨上了。

书信被赵由航揭开,一张张打油诗或者酸文呈现在眼前。

风格虽五花八门,但总体上是在表达怀才不遇的悲痛。

更有甚者还有写诗嘲讽蒙古人的,笑他们有大才而不用,真蛮夷也。

赵由航笑了,这蒙古人都能忍,换成女真人写这诗的早就脑袋搬家了。

也不知道该说他们心胸大,还是该说傻到不知道文字的厉害。

“禀官家,据臣所推测,这些儒户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怨言,是因元朝未开科举的缘故。”

陈宜中见官家将书信读完了,连忙献上自己的分析:

“科举一关,读书人哪怕学富五经,也无法入朝为官。”

“虽说儒户仍有考试,但也就是转为小吏,自然心有不甘。”

“而我朝向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长此以往,中原儒生必怀念我朝,陛下,民心可用啊!”

陈宜中笑呵呵的鞠躬道,但赵由航却没有跟上。

因为对方这话只说了一半。

儒户的唯一出路,确实是成为小吏,但元朝做了一件千年来都没做到的事情:官吏同路。

自古以来,人一旦做了吏员,就很难再做官了,故不少读书人宁可隐居也不为吏。

这也是为什么在宣布淡加锡因偏远艰苦,吏员可以原地升官后,那么多的读书人跑过去的原因,

但元朝不是,吏员只要干的好,是可以升任的,只不过基本进不了京城。

赵由航试探性的提出了这点,换来的是陈宜中一阵苦笑:

“官家,若是普通寒门,被如此对待也可能就满足了。”

“但大家望族们哪里容得下这般曲折,他们想要的是治理朝廷,而不是被不从汉礼的朝廷治理。”

赵由航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论其他元朝政策确实荒唐,但唯独这一条他觉得还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郡,不在基层历练好怎么能知民间疾苦,怎能治理好一地呢。

虽然这么做不利于打击世家,但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一举两得。

不就现在还不是说及此事的时候,毕竟元军当临,不能和士大夫起了矛盾。

“多谢陈参知为朕答疑解惑,”赵由航妥协着认道:

“朕大概了解了,待重返中原日,还望参知为朕联络这些郁郁不得志者,朕定能妥善处置。”

陈宜中赶忙领下,赵由航看着其底下的头颅呵呵笑了笑。

再忍忍,据言川来报,高丽已经被催着早日将海船竣工了。

无数船匠甚至在色目人的督工下活活累死,与此同时,各地官员也开始筹备转运物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