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在他的预计里,未来需要传播的文字资料,还有不少,单靠手抄本,完全不可能形成文件或书籍的大范围传播。
因此,他找到了孟二。
“孟二哥,你听说过活字印刷吗?”郭天叙拿着那本册子问道。
“公子说的可是泥活字?”孟二想了想,“这东西我是见过的,公子想做这东西?这可不大堪用啊,那泥活字我是见过的,上墨不好,而且磨一磨就秃了,没有雕版好使。”
这话说的不错,单凭这两句,郭天叙就知道孟二一定是烧过泥活字的。
印刷模糊、容易损毁,确实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导致这套技术始终没有流行起来。
当然,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活字印刷术要求工匠识字,这对中世纪的工匠来说,过于困难了。
不过,在郭天叙这里,前两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他如今想要制作的,是泥活字印刷机的西洋升级版——古腾堡印刷机。
这玩意解决了毕昇那套泥活字的全部缺陷,就连需要工匠认字这个隐形问题,也因为拉丁字母的独特性,轻易解决了。
从泥活字到印刷机,根本性的变化只有两条,一是将泥活字转为金属活字,中国的古人也尝试过这种操作,明朝就搞过一套铜活字,但由于成本太高,最终放弃了。
当金属活字出现以后,距离最终的印刷机成型,将印刷成本大幅度降低,只剩下临门一脚了,可惜明朝人始终没有走出这一步:那就是用更便宜的铅来制作活字。
更关键的是,由于古代中国,绘画中使用的墨水,一直以水墨为主,导致我们始终没有点出油墨这个科技点,而水墨在活字上的附着力很差,会导致活字印刷之后,成品笔画模糊。
铜活字虽然能挂住水墨,但成本实在太高了,要想用更便宜的铅活字完成印刷,就非要有油墨不行!
缺乏油墨,才是中国率先搞出活字印刷后,又不得已倒退回雕版印刷的核心技术缺失。
因为木质雕版,是可以轻松挂住水墨的!
而这两项科技点,和突火枪-火绳枪-燧发枪这条科技线一样,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升级,只存在一个思路上的转变。
郭天叙可以补上这点改变,他指了指手中的那薄薄的书册,笑道:“我确实是要做活字,只是不做泥活字——孙德崖家的地窖里,铜钱不少,我准备将那些铜钱熔了,再拿咱们之前攒下的那许多铅,来做活字。这些事儿九二那边都可做得,只有一件麻烦,他不会刻反字,二哥,这事儿你能做得来么?”
孟二一听,急忙点了点头。
他往日烧窑时,难免要在陶胚上写写画画,刻反字是早就学过的。
郭天叙一拍手,道:“这就成了!”
油墨、铜模、铅字、钢冲头。
古腾堡印刷机的四大前置科技都已经点出来了,他马上就能掌握这套不久之后,在欧洲印刷了无数《圣经》,直接开启了宗教改革,又在数百年后,帮助革命军印刷了无数小册子,成功推翻了满清的大杀器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