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言归正传,继续讲说起了金刚般若菠萝蜜经,待至三十二品,已是日昃西离。

老僧眼望众人,讲过许久,竟未一人离去,欣慰收科道:“《净土大经科注》有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发是皆器。”

“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

“愿谓:厌离婆娑,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

“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却足之鼎,是名非器。”

言毕,连宣佛号,手中佛珠缓缓而转,却在这时,跟前一人面有疑窦,不禁问道:“敢问大师,持此三资粮,授业得法,却不知当先有信,还是先有愿,还是先有行呢?”

老僧观而不语,意味深长,微微望向左侧一人,道:“不知施主有何见解?”

那人受宠若惊,道:“在下以为,大师既然说从愿起行,自然当先有愿,再有行。”

跟旁一人接道:“不对!不对!大师方才所言,信还在愿前头呢,当先有信!”

那人双眉紧簇,不解道:“可没有愿,信从何而来呢?”

跟旁那人再道:“无信也便无愿。”

二人争执不下,老僧端正姿色,忽地眺来吴正这处,道:“这位小施主,你是如何见解的呢?”

吴正双眼巴巴眨上几下,搔了搔首,道:“大师刚才所说,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在下觉得,这三者并无先后,不然为何不比之炉火、铜浆与铜鼎呢。”

老僧听闻此言微微一笑,再向跟前二人问道:“应如是也,敢问两位施主,鼎有三足,所求何果?”

那人道:“鼎有三足,所求当是稳立不倒。”

跟旁那人点头认可,老僧再是望向吴正这处,道:“施主,你又是如何见解呢?”

吴正懵懵懂懂,此刻已然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在想什么,信口道:“如鼎三足,所求乃是为了成器,成器则叫鼎,不成器,便不叫鼎,便是他物,鼎是虚妄之物,成与不成,也该没有区别吧。”

老僧眉色舒展,双手合十,悠悠念道:“阿弥陀佛!”

吴正不置可否,心道:自己随口胡诌,大师为何不予评置,可是自己说的不对,当真班门弄斧了!

老僧抬头远观西方,道:“今日,诸位拨冗莅临,垂听说法,老衲感激不尽,天色不早了,大家散了吧。”

言毕,一众乡民纷纷起身,不消多时,已散去了镇甸方向,吴正又想:大师此刻看也不看我一眼,理也不理我一下,必然是对自己方才言论大感失望。

吴正情绪失落,此刻更不知何去何从,见诸人散向镇中,自己竟也转身跟了上去,那大师背起百纳袋,也向镇中缓缓行了上去,却是步履蹒跚,早已落下吴正不少。

吴正来至正街,转过一巷,忽见前方人马杂遝,几人身穿道袍,左顾右盼,正循街而来。

吴正心头一惊,已知对方乃是剑门弟子,此刻多半是来此处搜寻荣云的,吴正全然没有归门之意,是以不愿同他们邂逅,遂转身朝来时方向又走了回去。

他一路低头疾走,心不在焉之际,迎头撞在了一人身上,只觉力道回振,反将自己挺翻在地,吴正面有错愕,抬头去看,惊讶更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