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军将领得令之后,纷纷回到自己营帐,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起来,朱高煦亲自挑选出了数支最为精锐的队伍,这些将士皆是跟随他久经沙场、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且纪律严明之人,他将这些队伍的将领一一招来,压低声音,神情严肃地叮嘱着每一个细节,务必让他们知晓此次佯装退兵以及迂回包抄行动的关键所在,不容有丝毫差池。

丘福则负责统筹协调各路人马的行进路线与隐蔽事宜,他拿着地图,在营帐内与几位擅长勘察地形的谋士仔细研究着 “长生天” 周边的山川河流、丛林沟壑,标记出哪些地方最适合隐藏大军的踪迹,哪些路径能够最快绕到阿鲁台防守的薄弱之处,同时又安排专人去密切关注阿鲁台一方巡逻队的活动规律,以便更好地避开他们,确保行动的隐秘性。

而朱棣也没闲着,他带着朱权亲自巡视各营,看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眼中满是欣慰与决然。他深知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不仅关乎着能否给阿鲁台一个沉重打击,更是关乎大明军队的士气与威望。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脚步,与普通士兵交谈几句,或拍拍他们的肩膀,用这种方式给士兵们传递着必胜的信念,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君主与他们同在,同仇敌忾之心在明军的营地中愈发浓烈。

“四哥,这一战现在完全可以不打了,再打下去胜负未定。”朱权则是劝道,毕竟出兵的时期就有点不对,马上就要入冬了,草原上的冬天寒冷异常。

“老十七啊,你觉得准备一次大军出征需要多长的时间,你四哥我没那么多的时间,我老了,跟你们不一样,我还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打出一段时间的太平,我上位以后,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迁都,一条条,一件件是劳民伤财,文官们都在说,我岂能不知道。”朱棣细说着。

朱权听着朱棣这一番肺腑之言,心中五味杂陈,“四哥,没必要因为咱们当初那点事就耿耿余淮,哪怕你做的再好,文官也不会放过你的,史笔如铁,他不会写你是顺位继承,也不会写宁王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他也只会写宁王是推动燕王的幕后推手。”

朱棣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十七啊,那些过往又怎是轻易能抛却的,我若不做出些功绩来,后世之人又该如何评说我这皇位来得是否正当?我怎么证明就比建文强了,你也是,咱们是背着一个骂名,你就能少挨骂?这一战,我必须要打,而且要打得漂亮,让阿鲁台之流不敢再犯我大明边境,也让那些朝堂上的文官们看看,我朱棣守得住这江山,担得起这天下之主的位子。”或许是朱权和朱棣俩人有共同的感慨,朱棣说了很多。

朱权叹了口气,他明白朱棣心中的执念已深,此时再劝也是徒劳,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陪着朱棣继续巡视各营,此时的营地中,士兵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战前准备,擦拭着兵器,检查着盔甲,还有的在整理着干粮和箭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而坚毅的神情,那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郑重以待,也是对君主信任的回应。

朱高煦那边,将各精锐队伍的将领都叮嘱完毕后,又亲自去查看了一番将士们的装备情况,他看着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士兵,心中满是感慨,大声说道:“兄弟们,此次作战不同寻常,咱们肩负着为死去弟兄们报仇雪恨,为大明扬威的重任。虽说那阿鲁台狡诈,防御也森严,但咱们有陛下英明指挥,有精心谋划的妙计,定能打他个落花流水。待到得胜归来,咱们一同回京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让百姓们都看看咱们的威风!” 将士们听了,齐声高呼,士气越发高涨,那豪迈的声音在营地中回荡,仿佛驱散了些许冬日将至的寒意。

丘福这边经过细致研究,终于确定好了各路人马最为妥当的行进路线和隐蔽方案,他将各队将领再次召集起来,拿着标记好的地图,详细地讲解着:“从这儿绕过前方那片丛林,借着夜色潜行,能避开阿鲁台的巡逻主力,此处有一条干涸的河道,沿着河道走,不仅隐蔽,而且能快速抵达他们防守的薄弱地带。但大家切记,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可擅自行动,一切以信号为准,务必保证行动的隐秘性,若有谁坏了大事,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将领们纷纷点头,将这些要点牢牢记住,而后各自回队,准备带着士兵们依计划出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佯装退兵行动正式开始了。只见营地里,一部分士兵推着粮草车,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按部就班地朝着后方缓缓移动,一路上还故意落下些零碎物件,营造出慌乱匆忙的样子。负责垫后的队伍则时不时地回头张望,做出一副害怕被追击的姿态。而阿鲁台派来的探子看到这般情景,赶忙回去向阿鲁台禀报。

阿鲁台在 “长生天” 的营帐中听着探子的描述,眉头紧皱,心中依旧疑虑重重。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思索着明军此举到底是真退兵还是又在耍什么阴谋诡计。“这朱棣向来诡计多端,可眼前这场景又不像是作假,难道真的是他们后勤出了问题,挨不住这即将到来的寒冬了?” 阿鲁台喃喃自语道,他叫来手下几位亲信将领,商议着要不要出兵试探一番,可又怕中了明军的圈套,一时之间难以决断,整个联军营地也陷入了一种紧张又犹豫的氛围之中。

另一边,明军负责迂回包抄的几支精锐队伍正趁着夜色,沿着既定的隐秘路线悄然前进,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遇到联军的小股巡逻队,都是凭借着事先安排好的战术,不动声色地解决掉,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天空中乌云蔽月,仿佛也在为明军的行动打掩护,四周静谧得只剩下士兵们轻微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