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尘,这个凭借“龙粳 18 号”让小屯村乃至清水村都收获奇迹的名字,在村子里口口相传,如同秋日里最馥郁的稻香,弥漫在每一处角落。

.随着丰收的喧嚣渐歇,眼看着冬日的寒意从田埂尽头丝丝缕缕地渗来,林逸尘的心里却还燃着一团火,一团关于知识与希望的烈火。

在大队部那间堆满杂物、却被临时收拾出一角的屋子里,昏黄的灯光摇摇曳曳,像个醉汉般晃荡着。

林逸尘正和几个村干部围坐在一起,面前是几张破旧却被擦拭干净的木桌,桌上摊着几本边角卷起、书页泛黄的识字课本,那是他好不容易从县城搜罗来的“宝贝”。

“林知青啊,这扫盲班能成不?”李大队长眉头拧成个大疙瘩,吧嗒吧嗒猛抽旱烟,烟锅红得透亮,恰似他心头那团急切又疑虑的火,“咱村老老少少,种地那是把好手,可一提念书识字,就像让老黄牛去爬树,两眼一抹黑,心里没底呀!”

林逸尘身板挺得笔直,眼眸里透着股子不容置疑的坚毅,嘴角一扬,笑着应道:“大队长,您想想,咱村刚在田里打了个漂亮仗,凭啥能亩产 1400 斤?还不是‘龙粳 18 号’这新技术、新法子!如今知识能让粮食满仓,咋就不能装进咱脑袋瓜,让日子翻个新样儿呢?眼瞅着入冬,地里活儿少,正是个好时机嘞!”

消息在村里传开,起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只泛起几圈涟漪。有人好奇,有人犯嘀咕。

“识字有啥用,还能当饭吃?咱祖祖辈辈不识字,不也种地过活。”村头的刘老汉蹲在墙角,吧唧着旱烟,像个老古董似的嘟囔着,烟圈悠悠往上冒,好似他心里那股顽固劲儿在飘。

“哼,刘叔,您这老脑筋可该转转弯啦!”年轻的二柱子一听这话,立马蹦跶过来,满脸不服气,

“我可听说啦,城里到处都是招工告示,明晃晃写着要识字的。咱要是能认几个字,说不定就能像林知青一样,走出村子,去外面大世界闯闯,挣大钱,过好日子嘞,哪能一辈子窝在这田地里!”

“二柱子说得对,林支书就是读了很多书,有知识,有文化才培育出龙粳 18 号这样的稻谷种子来,让我们不再挨肚子……”又有一人道。

就这样,林逸尘的扫盲班就正式开了起来。

开班那天,日光惨白,冷冽的风呼呼刮着,好似要把人的耳朵都割掉,可还是挡不住人们的脚步。

男女老少,裹着棉衣、扎着头巾,像一群归巢的候鸟陆续走进那间屋子。

屋里摆上了长条板凳,黑板是用锅底灰涂黑的门板,粉笔是林逸尘自己捏制、晒干的。

“大伙静一静,咱这扫盲班就算开起来啦!为啥要识字?咱先讲讲外面的世界。

”林逸尘站在黑板前,声音洪亮得像敲钟,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城里工厂造机器,那机器上密密麻麻都是字,说明书更是像本‘天书’,咱不识字,连咋摆弄都两眼抓瞎,咋跟上时代,让日子过得更舒坦?”

村民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交头接耳,目光里开始有了探究与期待,像一群懵懂孩童看着新奇玩具。

课堂上,状况百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