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纷纷拖家带口,踏上逃亡之路,他们沿着官道和小路向南涌去,希望能找到一处安全的避难之所。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老人的悲叹、孩子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惨的流民图。
在逃亡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林生的年轻书生。他本在家中苦读诗书,期望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
然而,蒙古军队的入侵打破了他的梦想。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搀扶着年迈的父母,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
“这世道,为何如此多灾多难?”林生望着周围混乱的景象,心中满是悲愤。
他的父亲叹了口气,说道:“蒙古人残暴不仁,我大宋内忧外患,却无力抵抗。只可怜了这些百姓,受苦受难。”
林生紧握着拳头:“爹,我不甘心。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宋灭亡。我想去参军,和蒙古人拼了。”
父亲担忧地看着他:“儿啊,参军危险重重,你从未经历过战事,这可如何是好?”
林生坚定地说:“爹,国将不国,何以为家?如果人人都像我这样退缩,大宋就真的没救了。”
母亲在一旁哭泣着:“儿啊,你是我们的独子,你若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可怎么活啊?”
林生心中一阵酸楚,但他的决心并未动摇:“娘,我知道您担心我。但如果我不去,更多的家庭将会破碎,更多的父母将会失去儿子。我必须去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另一边,蒙古军队在伯颜的指挥下,马不停蹄地向长江边推进。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突破长江防线,直取临安。
沿途的南宋守军虽然进行了一些抵抗,但在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下,纷纷溃败。
伯颜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得意。他深知,南宋的灭亡已经为期不远了。
“元帅,前方就是长江北岸的重镇黄州,据情报显示,南宋在黄州集结了一定的兵力,企图阻挡我们的去路。”一名将领向伯颜报告道。
伯颜冷笑一声:“哼,就凭南宋的残兵败将,也想拦住我们?传我命令,全军加速前进,一举拿下黄州。”
黄州城内,南宋守将王坚正紧张地布置着防御。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黄州一旦失守,蒙古军队就将顺利渡江,临安将危在旦夕。
“将士们,我们身后就是长江,就是我们大宋的命脉。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与蒙古人决一死战,让他们知道,我们南宋还有热血男儿,还有不屈的脊梁!”王坚站在城墙上,大声激励着士兵们。
士兵们也深知形势的严峻,他们齐声高呼:“血战到底,保卫黄州!”
然而,黄州的防御面临着诸多困难。城墙虽然坚固,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地段出现了破损。而且,城内的兵力和物资都相对有限,难以长期坚守。
王坚一边组织士兵们修补城墙,一边派人向朝廷求援。但他心中也清楚,朝廷的援军能否及时赶到,还是一个未知数。
蒙古军队很快就来到了黄州城下。伯颜望着黄州城,并没有立即下令攻城。他思忖,强攻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伤亡,于是决定先采取围困战术,断绝黄州城的外援,迫使城内守军投降。
蒙古军队在黄州城外扎下营帐,将黄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切断了黄州城的水源和粮食供应,试图让城内的守军陷入绝境。
黄州城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危急。粮食逐渐短缺,士兵们开始面临饥饿的威胁。水源也被切断,百姓们不得不从井中打水,但井中的水也越来越少。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想办法突围,或者与蒙古人决一死战。”一名将领向王坚建议道。
王坚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再等等。也许朝廷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我们现在突围,只会白白送死。”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廷的援军依然没有消息。黄州城内的士气开始低落,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就在黄州城陷入绝境之时,陆秀夫和张世杰终于说服了朝廷,率领一支援军向黄州赶来。他们深知黄州的重要性,若黄州失守,长江防线将彻底崩溃。
陆秀夫在途中不断地鼓励士兵们:“将士们,我们此去黄州,是为了拯救大宋的命运。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黄州,与王坚将军会合,共同击退蒙古人。”
士兵们也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他们日夜兼程,向黄州进发。
然而,蒙古军队也得到了南宋援军的消息。
伯颜决定在南宋援军到达之前,先对黄州城发动一次猛烈的攻城战,争取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黄州。
蒙古军队开始了攻城的准备。他们制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攻城塔等。
攻城战开始了。蒙古军队先用投石车向黄州城发射巨石,巨石如雨点般落在黄州城的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大坑。城墙在巨石的撞击下摇摇欲坠,部分城墙甚至被砸塌。
“顶住!顶住!”王坚大声呼喊着,指挥士兵们用弓箭和石块还击。
南宋士兵们不顾危险,纷纷爬上城墙,用弓箭射击蒙古士兵,用石块砸向攻城的蒙古军队。蒙古军队的攻势太猛,他们不断地发起冲锋,试图冲破黄州城的防线。
在激烈的战斗中,王坚身先士卒,他亲自登上城墙,与蒙古士兵展开近身搏斗。他的英勇行为激励了士兵们,他们纷纷效仿,与蒙古士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就在黄州城即将沦陷之际,陆秀夫和张世杰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了。他们从蒙古军队的背后发起攻击,蒙古军队顿时陷入了前后夹击之中。
伯颜见势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蒙古军队在混乱中开始撤退,南宋军队趁机追击,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
黄州之战暂时缓解了长江北岸的危机,但南宋的形势依然严峻。
蒙古军队虽然暂时撤退,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进攻南宋的计划。
南宋朝廷内部的纷争依然不断,对于如何应对蒙古军队的威胁,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
在这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南宋的命运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