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的培养实验并没有扰乱李阳明的日常生活,他对这一点发现虽然很重视,却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因为还有茫茫多的知识需要他补充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李阳明虽不以学习为苦,但是却深刻的感受到什么是巍巍书山、茫茫学海!

哪怕自己的意志树可以作为学习知识的超强外挂,他也不时的感受到自己在人类创造的这些知识面前是多么卑微、渺小。

况且还有那么多并没有记载于书籍之上的知识需要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吸收。

只是做这些本来就是李阳明这一世人生最大的乐趣,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又是多么的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和平安宁的国度,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读书、钻研。

在这样子的节奏里,李阳明隔绝了外界的繁华、过滤了俗世的烦扰,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心致志,带来的收获就是意志树日益成长纯化,各种技能分枝蜿蜒成长,渐臻丰茂。

直到这一天,李阳明在实验室中例行的对培养皿内的菌株进行感知刺激,好似日积月累后终于得到了突破,感知直接穿过了其中一个酵母菌的细胞壁,再一凝神,又进一步突破了它的细胞膜,感知进入到了细胞质基质当中。

细胞质基质之中漂浮着各种细胞器,但是在感知里面,这些细胞器太过微小,还不能观察到,只能察觉到一些模糊的轮廓,就像是在水里可以感觉到不远处游荡的鱼儿一般。

细胞质基质呈半透明的胶状,分子与离子如闪烁的星尘,在其中缓缓游动。李阳明尝试向其他方向移动,但是移动起来显得比较困难,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有一种脱离出这个细胞的风险,只能缓缓的凭借着对周围分子浓度的微妙感应,缓缓前行。

周围,似乎是各种形状的大分子忙碌地穿梭着,偶尔停下不久,就会有一种能量以一种无形的波动在基质中扩散,在他的感知中那股能量有种温热的感觉,李阳明猜测这或许是酶在分解葡萄糖。

随着进一步深入,感知中有层坚固的围墙挡在前方,不停有电流般的东西在往周围迸溅,这或许是线粒体。

绕过之后,游荡了好久,感知中又出现一些阻碍,好像是扁平的膜状物和管状结构相互交织成的一种物体,根据大致的形状判断,应该是内质网,它的作用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链,进行初步的折叠和修饰后送到细胞的各个角落。

李阳明沉浸在对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探索中,尽管非常模糊,但还是尽力去感应、观察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和反应。这里虽然没有宏观世界的山川河流、蓝天白云,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秩序与美,每一个细胞器都是独立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奏响了一曲生命的交响乐。

然而,他的感知力终有极限,随着一阵眩晕,感知在细胞质基质中迅速退出,回归了现实世界。

李阳明用力扶着实验台,不让自己倒下去,心神放空,什么也不敢去思考,等到那种眩晕的感觉散去,才睁开眼睛,向四周看去,发现没什么人注意这边。

再看下时间,比起刚开始深入感知,时间刚过去不到半小时,比常态下的感知缩短了四分之三还多,可见这种极微感知消耗之大。

不敢再耽搁时间,李阳明迅速收拾了一下实验台,离开了实验室。

这次突破,让他颇为惊喜,可以期待的将来,随着自己超限感知的进步,将会对微生物的内部了解的更为清晰,这种清晰不依赖于复杂的实验仪器,完全建立在自己本身的能力之上。

在各种观察观察仪器没有发明的时代,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感官来认知世界,当各种仪器发明以后,让人类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探索自然现象,就迎来了自然科学爆炸性的大发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