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一先是远远地观察着朝这边走来的患者。

他没有立刻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只是专注地观察着。

[身高大概160,体重55公斤,体重处于正常范围。]

“光看走路姿势,感觉患者没什么力气…… 不过倒也没有明显的……”

[是的,没有发现黄疸或其他异常症状。]

秀一一边观察,一边和仲景交流着。

在旁人眼中,这看似只是发呆的片刻,对秀一来说,却如同秘密武器一般重要。

“除了发烧没有其他特殊症状,是这样吗?”

“是的,手肘也没有淤青。膝盖得找时间检查一下。”

“淤青?”

虽然患者血小板数量有所减少,但从数值上看,似乎还不至于直接导致淤青。

不过,导致淤青或出血时间延长的因素可不止血小板这一项。

那些尚未检查的项目,完全有可能引发相应症状。

一旦出现症状,就更倾向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了。

不能因为有些容易检查的项目做起来有点麻烦,就不去做。

“医生,您要先和患者沟通一下吗?我们来问的话可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

就在秀一还在和仲景讨论的时候,负责的护士开口了,还指了指已经站在眼前的患者。

患者似乎连站着都很吃力,直接坐到了椅子上。

“啊,好的。能麻烦您先测一下生命体征吗?”

“当然可以。”

负责的护士立刻征得患者同意,随后测量了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测量结果几乎同时传达给了秀一。

[血压115/78,心率83,呼吸频率17,体温…… 38.3度。]

除了发烧,其他指标并没有显示出十分严重的状况。

看来智尚之前吃饭时说的话有点夸张了。

“就像他说的,患者目前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是的,但是据患者陈述,发烧已经持续一周了。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也有可能正在发展为败血症。”

“没错,不能掉以轻心。”

就拿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来说,当时人们以为人类从此就能摆脱传染病的威胁了。

实际上,从那之后确实开始治愈了众多传染病,在那时,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而且还陆续发现了完全不受青霉素影响的菌株。

即便到现在,在大学附属医院,感染依然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请问您是纪贤珠女士吗?”

于是,秀一再次集中精神,开口询问。

纪贤珠,也就是这位患者,脸上带着些许紧张。

这不就是之前在门诊见过的那个人吗?

患者本以为住院后能见到教授,可眼前的秀一看起来甚至比智尚还年轻。

“您是纪贤珠女士吗?”

“啊…… 是的。”

但这里毕竟是泰华医院,不是其他普通医院。

至少在华夏国,这家医院至今仍保持着顶尖的声誉。

所以,尽管眼前的医生看起来十分年轻,患者还是对秀一的询问点了点头。

“您今年三十岁,对吧?”

“是的。”

“您是公务员……”

“对。”

“您一周前开始发烧,对吗?”

秀一先问了病历上已经记录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但这其实也是问诊的技巧。

患者不像医生那样熟悉医学问题和思路,同样的问题反复询问,患者会给出更有条理的回答。

有时还能补充一些一开始没想到的情况。

“您近期没有出过国,对吧?”

“对,没有。”

“除了发烧,您还有其他症状吗?”

“其他症状?”

“比如咳嗽、咳痰之类的。”

“啊,没有这些症状。”

患者表示没有呼吸道症状,不光秀一,连仲景也轻轻摇了摇头。

之后秀一又问了几个问题,但患者除了发烧以及由此引发的头痛,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要是有一些典型症状,诊断起来肯定会容易些。

“这诊断起来恐怕有点难。”

“所以说,仅靠问诊可能不太够。要不做一下听诊检查?”

“好的。”

“也检查一下膝盖。”

秀一暂且放下遗憾,结束问诊后拿起了听诊器。

“我要听一下您的背部,您深呼吸然后呼气就好。”

“啊…… 好的。刚才已经做过一次了,还要再来一次吗?”

“之后可能还会做。毕竟现在还没得出诊断结果呢。”

“啊…… 好的。”

患者虽然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但还是很快转过身坐好。

“不好意思,不过智尚的听诊和我的听诊可没法比。”

秀一心里这么想着,一边将听诊器放在患者背上。

[嗯。]

“听起来挺正常的,没什么异常吧?”

“再听一下右下肺…… 啊,没有异常,一切正常。不过要确定的话还是得拍个X光片。但既然没有症状,听诊也正常,肺部有问题的可能性在90%以上可以排除。”

秀一没有问为什么不能百分百确定这种蠢问题。

毕竟肺部病变在X光片上不显影的情况并不少见。

能有这样程度的判断,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我再看一下您的膝盖可以吗?”

“啊?”

“您的血小板有点低,膝盖可能会有淤青。”

“啊…… 我不记得有淤青。”

“即便没有受伤的记忆,但要是有淤青也是有意义的。”

“啊,这样啊。嗯。”

听秀一这么一说,患者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挽起了裤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