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离开益州,径直前往荆州,见到刘玄德。

经过拜见后,法正递上书信。

玄德拆开信封查看,信中写道:

刘璋敬上书,致玄德宗兄:

久未奉贡,蜀道艰难,心中惶恐。

璋常闻“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宗族之情?

现在张鲁在北,每日筹划兵力,准备侵犯我西川,心神不安。

特派信使,恳请宗兄垂听。

希望您能念及同宗之情,立即出兵剿灭张鲁,为我西川扫除威胁,永保唇齿之情。

书中难尽所言,恭候回音。

玄德看完信后大喜,立即为法正设宴款待。

酒过数巡,玄德让左右退下,便低声对法正说道:

“久闻你英名,张松曾多次提起你,今天得以亲自听取你的意见,实在是我生平的幸事。”

法正回答道:

“哪里,蜀中不过是个小官,何足挂齿?”

“不过我听说,马得伯乐便嘶,人得知己便死。”

“张松曾言将军,您是有意吗?”

玄德说道:

“我身处他国,常常感慨,想到即使是鹪鹩也有一枝栖息,狡兔也藏三窟,何况是人呢?”

“蜀中虽然富庶,我本来想取之,但刘季玉与我同宗,不忍心去争夺。”

法正说道:

“益州是天府之国,若不是明主,无法治理;如今刘季玉不能任贤用,这片土地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

“今天能投奔将军,不容错失。”

“‘逐兔先得’,如果将军有意,某必死效力。”

玄德拱手谢道:

“请容我再三商议。”

席散后,孔明亲自送法正回馆舍,玄德独自坐下沉思。

此时,庞统走进来说:

“事当决而不决者,乃愚人也。”

“主公高明,何必犹豫?”

玄德问:

“你觉得我该如何做?”

庞统答道:

“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实难有所建树。”

“益州人口百万,土广财富,正可成就大业。”

“张松和法正是内应,这是天赐之助,何必再怀疑?”

玄德叹道:

“我与曹操水火不容。”

“曹操急功近利,我则宽容仁爱;曹操以暴治国,我则仁义;曹操诡计多端,我以忠诚对待天下,始终与曹操背道而驰。”

“若因小利失去天下的信义,我实在不忍。”

庞统笑道:

“主公所言虽合天理,但乱世之中,战事纷繁,战争争斗本非一成不变的道理。”

“如果拘泥常理,寸步难行,应该根据形势变化。”

“‘兼弱攻昧’、‘逆取顺守’,这便是汤、武之道。”

“若事成之后,再以义回报他人,封为大国,又何愧于信义?”

“今天若不取,别人便会取。”

玄德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说得有理,这话我定要牢记。”

于是,他决定与孔明一起商议起兵西行的事宜。

孔明提议道:

“荆州是重地,必须分兵守护。”

玄德答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