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这一套流程确实有效果够,薛虹将自己知道的东西整理出来,写了个小册子交给了太子。

虽然本质上这也只能降低士兵感染的风险,但这已经是现有情况下薛虹能做到最好的程度了。

至于搞抗生素……那玩意纯纯看命!而且搞不好弄出来的就不是救命的神药,也可能是毒药!

而且还不能大规模生产。在大规模战役上起到的效果远远不如规范伤口清洗养护缝合的作用大。

真去搞抗生素,时间成本,还有试错成本太高了,不现实。

薛虹搞出来的这套伤兵紧急处理方案就不同了,简单,容易上手。

薛虹在书里还特意叮嘱了,哪怕伤口较浅,但只要创伤面积大,就必须用煮过的水仔细清洗伤口。

只要伤口没异物,而且不深,也没有污染源,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还是很给力的!

至于对砍的时候,对面刀上有刀锈,那薛虹只能说听天由命吧!

薛虹不是神仙,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

“唔?景瑜还略懂岐黄之术?这书里面提到的东西大多是易寻之物,也不复杂。如果可行,那确实是立下一大件功绩。更可以挽救无数大明的将士。

夏大伴,你将此书交给太医院的梅老大人研究一下若是可以便可推行下去。”

薛虹为了方便人们理解细菌的存在,以外邪入侵称呼。

在书中薛虹的解释是:天地间充斥着肉眼看不见的外邪,人一但身体受伤过重,就容易外邪入侵。

人的肤表有抵抗外邪的作用。因此缝合伤口,可以尽量避免外邪入侵的风险。

这么一解释,通俗易懂,大家也都能接受。而且华夏这片地方自古就有以针线缝合皮肉的例子,所以接受能力很强。

太医院众人又进行了多番考证,自己翻阅古书,终于确定,薛虹所讲没问题,很多的地方可以印证。

加上太子背书,刑部还留有薛虹实验的全程。这样一来,可信度自然也就有了。

隆庆帝看着自己桌子上摆放着的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手指在上面敲了敲:“年纪轻轻的,立功就立功,还搞起来自保的手段,一看就是某个老油条教坏了朕的门生!”(林如海:清汤大老爷呀!为我花生!)

这件事既是立功,也是薛虹故意给隆庆帝送上门的把柄。

在隆庆帝看来,薛虹大可以不必拿人去实验的,这完全是在往自己的身上泼脏水,故意制造黑点。

这事要是传出去,薛虹背着的黑锅还得再加上一口“草菅人命”、“阴险毒辣”的评价。

隆庆帝沉吟片刻,再次下旨吩咐道:“传朕旨意,将此书抄写留案太医院,然后立刻命人去军中进行实践。若无差错,就地推广。

至于酒嘛……吩咐内务府采购一批烈酒送到天津卫过去,银子从朕的内帑中拨付。记住,朕要的是烈酒。”

夏守忠心领神会:“奴才会盯着下面的,绝不敢在这样的事上让底下的人弄虚作假。”

酒这东西在明代其实不算太金贵。

酒正常来说,就是粮食酿造的,丰年的情况下,民间其实是不缺粮食的。

为什么古代总闹粮荒?主要还是运输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天灾问题。

天灾就不用说了,哪怕二十一世纪以后,人类面对天灾也没有任何办法。

土地兼并问题不必多讲,懂得都懂。

其实导致古代粮食珍贵的最大问题,还是运输不便!

在这个靠人扛马拉的年代里,粮食运输的损耗太大了,大的简直恐怖。

陆运一百万石粮食去前线,得多准备两百万的粮食作为运输部队的口粮才行。

这也就导致,某一个州府受灾,国家很难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运粮食赈灾。

莫笑农家腊酒浑,说的就是农家自己也会酿酒喝。

酒真正金贵的时候还是在魏晋以前。甚至汉代有人用葡萄酒换了一个刺史的位置。

不过用一点酒,就能挽回无数壮劳动力,这笔买卖放在元代以后,只能说是赚大了!

隆庆帝也不急着封赏,因为具体功绩还得看这册书实际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