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两人哪儿还顾得上尴尬啊,赶紧领着胡新诚往家里跑。
一到家,宋燕淮就连忙把煤油灯点燃。
胡新诚看到这个煤油灯还愣了一下,有些纳闷地问道:
“你这个院子还没通电?”
这些年西城区已经逐步实现全民用电了,虽然因为电量不足,对各家用电有所限制,但基本的照明还是能保证的。
宋燕淮只好解释道:
“这事儿是早几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难题了,废品站原本就是从前面大杂院里单独隔出来的,但电表却是和前院共用的。
“可能是刚通电那会儿,废品站这边的用电量比其他住户们要多,分摊开来之后,前院的住户们觉得吃亏了,于是就开会闹事,坚决要和废品站这边分开用电。
“街道办没办法,只好联系供电局,让他们来给废品站单独装一个电表。
“结果没想到供电局那边来勘察过之后,说要是单独装电表的话,得在胡同里另外埋根电线杆,把电线从另外一个大杂院住户的屋顶上穿过来。
“这下电线经过的那家住户不乐意了,表示要么街道办给他们另外安排个住房搬走,要么废品站这边得赔偿他们损失。
“三方都不乐意,这事儿就僵持在这儿了。
“所以最后解决的办法,就是只给隔壁站长办公室装了一个灯,其他两个屋不允许私接电线。”
这时候用电就跟吃大锅饭一样,一个院子几十户人家共一个电表,电费计算当然十分复杂,得按各家灯泡的个数、瓦数加起来,算出全院的总瓦数之后,再以每个月实际使用的总电数来相除,最后根据每家的灯泡数量来计算各家要交多少电费。
这样的计算方法当然是不严谨的,于是就有人开始钻规则漏洞。
比如谁家偷偷增加了灯泡数量,或者是用了更高瓦数的灯泡,在报的时候却往少了报,最后多出来的电费,就得分摊到其他住户头上了。
如果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各家的用电情况前后的邻居们基本上还是清楚的,偷个一两次电还行,经常偷就容易露出破绽了,很快会被人揪出来。
但像是废品站这边单独隔出来就不好管理了,那么厚一堵围墙杵那儿,谁知道你们有没有私接线路违规用电啊?
事实上在宋燕淮来之前,原来在这个废品站上班的收购员也确实是不守规矩。
不仅私自装了大灯泡,晚上还偷偷使用了收音机,又在人家前院来统计用电情况的时候,故意将这两件事儿给瞒了下来,结果让前面大杂院的住户抓到了偷电的证据。
于是前院的住户闹将开来,导致了如今废品站的尴尬境地,宋燕淮来废品站入职的时候,被告知他住的这个屋没法装电灯,每天晚上都只能用煤油灯凑合。
胡新诚一听这个解释,又有要劝宋燕淮换个工作的冲动了,实在是这边的居住条件太差了。
只不过现在对宋燕淮而言,更重要的是沙边河的电报,尤其是想到电报上的内容,他又把到嘴的话给咽了回去。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电报就是最快的通讯方式,而且这时候的电报都是按字来计算的,所以发送人往往需要在寥寥几个字内就非常精确地传递出信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