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于正德十四年八月离京,到十五年年底回京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前后上了十几封奏疏恳请御驾回銮。
不停地以宸濠就擒、西北敌情、皇帝安危、百姓生计、朝廷政事、自然灾害、盗贼生发、南郊大祀、太后大祥、外使进贡、官员入觐、王府册封、举人廷试等等理由,词都用尽了,皇帝鸟都不鸟我。
更可恶的是也不知道皇帝是哪根筋出了问题,突然想到自己姓朱又属猪,也不知道谁跟他说吃猪肉会生疮,居然一声令下禁止全国养猪食猪。
好家伙,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各州府县镇,全员杀猪,降价贱卖,甚至还有把小猪挖地掩埋丢弃的情况。
这一情况不仅导致全国人民吃不到猪肉,更重要的是太常寺因为采购不到猪,便奏请祭祀时太牢用牛羊,少牢只用羊。
连用于祭祀的牲畜都没有了,这不是瞎胡闹嘛。
我非常生气,给皇帝上奏说:“民间饲养牲猪,对上而言,是郊祀、宗庙以及朝廷宴饮、膳食的供应。对下来说,官员和百姓日常饮食的物资供给,都靠这些猪呀。
小老百姓把养猪当作维持生计的资本,应该教导他们多生孩子多养猪,让家畜繁殖增多,怎么能禁止呢?
至于说十二地支所对应的生辰属相的动物,那是术数家推算星命的说法,低俗荒诞,信它毫无意义。
如果说因为‘猪’和国姓读音相同,可咱们自古本应避讳的是字,而不是读音。现在以读音相同就避讳,这怎么能行呢?
更何况民间日常食用的牲畜里,猪相比于其他家畜数量最多。禁止私自宰杀牛是因为牛还要用来替人耕种,禁猪确实没道理嘛。”
后来又是经过一番极限拉扯,皇帝让礼部商量来,议论去,终于放宽禁猪令,只在他经过的地方禁猪,同意在祭祀时用猪。
正德十五年闰八月十二日,皇帝终于过完南巡的瘾,启程回京了。我很是胆战心惊,怕他在路上又出什么幺蛾子。
没想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个月后,皇帝走到淮安府,在清江浦常盈仓前的积水池乘舟捕鱼,一不小心落水,虽然被救起,但引起很严重的肺部感染。
那时候没有青霉素,不然给皇帝来一支,估计历史就要改写了。
抵达北京前,皇帝执意要在通州就诛杀朱宸濠。因为他是藩王,按照规定,宗室有罪都是要先告太庙。我没弄懂皇帝的意思,便上奏劝止。
皇帝对我说:“朕查过朱宸濠的账簿,朝中大臣大多有收受其贿赂,唯独杨阁老没有。所以将此事相委托。朕病重,且无皇嗣,万一入京后,那些受贿的大臣又跑出来保他,诛不成反而出变故。请杨公不必再劝,随即拟旨执行。”
看到皇帝这一番言论,我感动地老泪纵横。没想到孩子这回一落水,一下子成长了,杀伐果断,尽显天威,值得肯定。
“红莲一朵千秋艳,金桂满城万里香。”
新婚后的杨慎与黄峨生活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问候。在家共同抚养幼子,打理家务,在外与友人结交应酬,广交文士。
黄峨一看杨慎这都失业两年多了,一开始是在家养病,可病好之后也一直没提重新回去上班的事儿。虽说家里有老底儿,可时间一长,易生惰性,堂堂状元郎岂能因儿女之情而罔顾忠孝之义?
这日金桂盛放,香飘满园,二人坐在桂湖的桂花亭赏景,黄峨看杨慎对着池水发呆,问道:“爷打算何时返京复职?”
“夫人难道不喜欢榴阁的生活还是怎地?我还未有打算呢。”
“爷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榴阁虽好,终是一隅,京城的翰林院才是爷施展才华,忠心报国之地。夫君学识过人,岂能偏安乡野,韶华虚度?何况老爷在内阁办事,爷回京后也能常伴膝下,尽人子之孝。其实爷心中一直也是这么想的,对吗?”
杨慎一听,大为感动:“爱妻果然懂我。”
“既然有心回朝,不如早日启程,妾身自当相伴。望爷回到翰林院后能够一展抱负,再展宏图!”
杨慎高兴地将黄峨拥入怀中,两人相互依偎,对影成双,与桂湖的美景交相辉映,仿如一幅温馨浪漫的画卷铺展于天地之间。
小两口终于在腊月平安回到北京家里。杨慎拉着黄峨的手来给我问安,我看他望着黄峨的眼神都快拉出丝来,唉……看来还是自己选的媳妇儿才是最好的。
“你为长媳,自要多辛劳些,肩负起家中重任,他们兄友弟恭,你们妯娌和睦才是家门之幸。如今家里没有太太,既然你们回来了,一应家事尽皆归你掌管。杨慎若有什么失礼不周之处,你要多劝谏匡正。
我知你年轻,怕下面人轻看了。丁爷夫妇和八喜夫妇尽听你吩咐,他们在府里是有威严的,凡事只管招呼他们去做,保障府里所有事情正常运转。”我对黄峨说。
“多谢老爷信任,秀眉一定不负所托,尽心竭力,侍奉您和夫君,做好府内本份。”
“你父亲身体情况如何?婚后你们可有去看望?”
“回老爷,有的。家父年迈,日渐不济,家中兄弟们都守在身边日夜照顾。”
“黄大人为人正直,功劳卓著,乃朝中榜样。好了,你们今日一路劳顿,都下去吧。”
“是,老爷。”
杨惇和苗氏一看哥哥嫂子回来了,都高兴地出来寒暄问候。兄弟俩好久未见,约着今晚要在家一醉方休,苗氏拉着黄峨去后厨忙活起来。
“早闻二叔多年前娶邛崃羌女为妇,最是精明能干。不知苗姐姐入府已有几载?”黄峨问。
“我与当家的成婚整十年,育有一子有仁。”苗氏笑答。“大哥好福气,娶了你这么一位年轻美丽的夫人,大家都说你与大哥一样,是个爱写文作诗的才女,可比我强多了,呵呵……”
黄峨一听苗氏夸她,低下头暗喜。“哎,那个……嫂子,我这人嘴里可藏不住话,我有一言,必须跟你说了才能安心。”苗氏拉了拉黄峨的衣袖,神秘兮兮对她言。
黄峨好奇:“有什么话,你说。”
“有道是人红是非多,大哥的才名享誉京师。喜欢他的人从咱家排到朝阳门,你可得把他看住了,千万别被哪家小骚货给勾去了魂。”
黄峨一听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苗氏一本正经道:“哎,嫂子别不信,对了,千万别让他去买琵琶啊。”
“这是为何?”
“买琵琶就领个大活人回来呢。这种事情,他们男人拒绝不了的。”
“你指的是恩恩的生母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