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胡大诚心想也是,便不好再闹下去,只得回家喝闷酒;李刚在年前找了他好几次,才算是安抚住。

只是这胡大诚非得写一个欠条,李刚执拗不过只好收下。

但是却在心里感叹道,这条子也就老胡打着玩吧。

崔长远的信件是大年三十那天到的,据说这些送信的还为了谁来送这封信打了一架,因为众人都知道眼下的这位指挥同知行守备事的年轻大人,对待信使很是大方。

如果不是这一封信,李刚都快忘记了自己在朝鲜还有一份偌大的家业。

“老爷,去年田庄、酒坊、饭店、铁匠铺等各项收入总计约三百两银子,收获粮食八百石;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囤积粮食并继续购买土地。”

李刚心想,这崔长远的确是一个上进的人,这才一年多,竟然还会写字了。于是修书一封,把在朝鲜的伙计们夸奖一番后,给与崔长远等管理层更大的职权;并赠送给了崔长远一件毛皮坎肩。

因为金善姬马上就要生产了,今年过年李世勋也没有邀请自己的侄儿去金州,只是自己的婶子金英秀送来了自己的两个朝鲜婢女。比起李刚尽量避免泄露金善姬姐妹的朝鲜人身份,金英秀似乎混不在意,两个侍女竟然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

看到这两个侍女,李刚不禁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将来怎么办?

抗清?就眼下这个筛子一般的局面,怕是不容乐观。

降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跑路吧,只能去朝鲜南方了,这个打算最是合适,而且也的确是那些曾经参加过壬辰倭乱的官兵们在历史上的选择。

为此,朝鲜国王还下诏书,编写了华人录,对这些人永远不加税负。

“善姬,比起大明,我其实更喜欢朝鲜的宁静啊。”

金善姬自从有了孩子,对李刚愈发的爱答不理了,但这次似乎真是没听见;因为李刚的朝鲜话的确蹩脚。

倒是金贤姬接了话

“啊,夫君啊。朝鲜哪里有大明好玩,什么也没有,连瓦房都没几间。”

金贤姬今年已经十四岁了,相貌不亚于其姐。

这会儿金善姬却听见了,呵斥道

“不要乱说,这是姐姐的夫君。”

姐妹二人打打闹闹,弄得李刚哈哈大笑;不过笑完了更是空落落;于是提笔在给崔长远的回信上多添了两笔,让他在釜山找个好点的地方,买一个田庄。

李刚印象中,这釜山似乎并未受到女真的袭扰。在哪里买田置地似乎更安全些。

“夫君啊,釜山可是倭寇入侵的前哨啊!”

“为夫的书法不错吧?”

“一旦再有战事,会被倭寇烧毁的!”

“日本人二百年内不会再侵略朝鲜了,那个地方可是有二百年的太平啊。”

“为什么这么说啊?”

“嘿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