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东有序恢复生产时,西南战场也到了各方忍耐的极限点。
严格算起来西南五省总督已有王三善战死,蔡复一病死军营中,现在的朱燮元是第三任总督。
原本西南战场僵持时,朝廷为早日结束西南战场,好把资源用到辽东战场,就再三催促王三善决战。结果叛军引诱官军深入腹心,各方齐出前后堵截、夹击,官军大败。
后来蔡复一勉强恢复烂摊子,水土不服病死在军营,就由傅宗龙打理一切军务。
土、汉军队在傅宗龙调度下不再冒进,也不再困守营垒,而是和叛军一样争夺大小通道并依仗充足的军力,反骚扰叛军,弄的叛军疲于奔命,终于被彻底堵死、封锁一切出入口。
粮食、兵器、盐、布,人员,一切出入通道被封死官军同时清剿态度反复的墙头草一样的小土司、小头人,这这些吃皇粮,却出卖情报,关键时刻捅一刀的土司部落的人头整肃了土司兵的态度。
又因为朝廷长期依赖土司兵平叛,导致土司兵普遍骄横不法,有轻鄙官军的风气。
这也是奢崇明骄横自大,见辽东接连三场大败后敢叛乱的原因所在,他们认为大明精锐军队、将领已在辽东折损一空,也熟知西南官军的装备、士气情况,于是就反了。
也如奢崇明预料的那样,假装出兵去辽东参战,兵力集结在重庆突然叛乱击杀巡抚等重要官员后,叛军迅速扫荡东川并向成都进军。若不是朱燮元、秦良玉力挽狂澜,叛军将会夺取成都。
成都丢失,整个西南观望的土司,甚至缅甸那边的土人都会参与进来。
未能夺取成都,叛军就失了先机,被官军反推回永宁地区这时候与奢家世代联姻的水西安氏响应叛乱,导致平叛官军中大量土司观望中立,甚至反戈,促成了官军第一次大败,总督王三善战死。
永宁地区被官军收复后,朱燮元依照傅宗龙制定的方案当即把永宁地区的熟田划分为四十屯,以瓦解永宁奢家的世代统治力,并缓解前线军粮压力,用缴获叛军的膏腴田地封赏军中士卒,以此激励官军士气。
接nn败丢失世代地产的奢崇明已在去年病死,他的儿子也被朱燮元收买的暗间刺杀,现在西南叛军的主力是水西安氏。
水西土司安尧臣病故,儿子安位年幼,水西军政大权就由安尧臣的族人安邦彦,安尧臣的妻子、奢崇明的妹妹奢杜辉一同掌控。奢崇明叛乱,水西受控于女土司奢杜辉,安邦彦,压服内部后也就跟着反了。
安邦彦曾率领十余万土民叛军包围贵阳,贵阳粮尽四十万军民人相食,只活下千余人。
这种情况下,安邦彦造成的血债比之辽东建奴也不逊色多少他现在想投降,会愿意纳降?
没人敢主持、提议接受安邦彦投降,不管养虎为患这类未来的事情,光是眼前、过去,因为水西安氏的叛乱,大明财政搭进去多少?
从天启元年开始,西南五省的财政就在供应这场战争,原本计划用在辽东的土司兵要么反了,要么忙着平叛几乎可以这么说,西南土司如果不反,不在那个紧要的节骨眼叛乱,那么辽东的形势不会像瀑布那样直泻而下不可收拾!
西南士民,朝中公卿,恨死了叛乱的奢安叛军。
这种情况下,谁愿意纳降?
大明刚强、嘴犟的天性摆在那里,别说现在这才七年,再打七年也不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