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从九百多条设想中,慢慢悟出了些道理,他们对机器人的设想,其实投射了他们个人的向往。

这是符合大势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机器人设想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会跳舞的人设想的机器人会跳舞,不会做饭的设想的机器人会做饭,更有甚者,母胎单身狗设想的机器人要可以做女朋友!再次强烈谴责石宇智!

既然如此,张凯思路就清晰了。于是大刀阔斧地继续削减成本,电池容量已然只剩一半,动力系统继续削弱,这样一圈下来,成本终于降到了14万。

算了,就这样吧。基础版机器人定型,配备低级人工智能,能执行简单的命令。并且配备了多种功能体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添加。

如果需要做饭,那就可以下载相应的程序,激活机器人相关的硬件,那么机器人就会做饭了。如果需要跳舞,也是同样操作。

最后,男女朋友这种s操作,绝对是不行的。用户自己去开发,张凯自己也管不着。

搞完这些,张凯便把资料全部发给伍建沙。伍建沙正在工地督促施工,收到资料后,他浏览下,特么的完全看不懂。

于是,先行组建机器人研究院,从国内外各大院校研究所高薪挖人,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研究怎么生产这款机器人。

伍建沙也不是笨蛋,核心的资料他也没有拿出去,这个是他们横小集团的本钱。实在没办法,到时候再找张凯就是。

张凯搞完,这才有空下去地下港口看看从迪拜回来的潜艇。绿油油的潜艇,在绿油油的港口里,一点儿都不起眼。

战斗机器人装甲有些烧过的痕迹,幸好没有伤到机器人。张凯原本对机器人的期待还是挺高的,但是现在,却只能说一般。

按照现在军队配备的过剩火力,机器人根本没办法扛得住导弹的袭击,就算抗住了500公斤的,那来个1吨的呢?或者是一连串的攻击呢?就算回音钢再流弊,最终还是要跪。

张凯已经意识到,当前机器人的最大缺陷,那就是机动力不足。如果会飞,那导弹又何足道哉。

但是特么的就是不会飞,人形的身体根本就不是为了飞行而设计的。人进化的方向是在陆地行走,人的形态也是为了适应陆地行走,而不是飞行。

鸟儿的形态那倒是合适,但是费那劲,那还不如做无人机。

张凯回到反复核算,在小蓝那修改了上百种设计稿,但是无论哪一款,都无法使得机器人在空中自由翱翔。除非是放弃霍尔推进器!

如果使用霍尔推进器,现在机器人的电量根本无法维持10分钟的飞行,而且根据计算飞行速度最多不过150kh。

这不就是活靶子吗?

如果使用微型涡扇发动机,那可以维持半个钟,但是速度依然是不过150kh。

这是一个能飞更久一点的活靶子?

张凯再一次想到了核动力,然后再一次放弃了核动力。张凯身体健康,不需要揣着反应堆在身上续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