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用心了,既然如此,那一切就这么定下来吧,军师可与太子多多商议,朕此次大婚之事,就由你们两个总体负责,至于朕嘛,就在祁山关等着娶新娘了。”

刘禅说罢,大手一挥,不给太子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再多说一句,而是转身迈出步子,领着赵云等人,又到处溜达,吹吹风去了。

一日无话,三天已至。

这一天,整个祁山关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动静,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络驿不绝。只见祁山关上,城墙上,还是城门上,皆挂满了红绸,一看就知道有喜事近了。

很快,祁山关的城门大开,从里面缓缓走出一支迎亲队伍,队伍前面由诸葛亮和刘备两人开头,随后便是刘禅的轿子,整个迎亲队伍走了足足有十来里,才算出了祁山关的城门。

迎亲队伍,人人皆是喜庆打扮,带着大量的聘礼,有陈年好酒,有金银珠宝,有名玩字画,有玉石奇珍,甚至还有一些猪、鸡、鸭等五牲,以及黍、麦、粟、豆、薯等五谷,应有尽有,一眼难以望尽。

队伍大多是从蜀兵之中挑选出来的,虽说步行,然而速度却并不慢,不到三柱香的时间,迎亲队伍的前头就来到了胡府门前。

胡府早有准备,令人一直守住门前等候,看到刘禅等人已到,瞬间点燃爆竹,花炮冲天,直冲云霄,既是迎接也是提醒胡府等人,接亲的人来了。

良辰已到,吉日双至。胡府不敢端着架子,为难新郎刘禅等人,而是直接打开了大门,从胡府里将新娘子胡氏给送了出来。

只见胡府里面,先是出来了一大堆亲属,料想应该是胡氏宗族里面与胡氏较为亲近的众多年轻一辈,排头的是胡氏的弟弟胡质、胡奋,后面众人大多面生得很。

一众青年胡氏之人,出来之后,便主动分成两边,站在胡府的大门不断漫延出去,整个胡府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随后便是一些类似于媒婆的人走了出来,顿时胡府就吵杂得如同菜市场。

千呼万唤始出来,刘禅不愿破坏这大喜之事的气氛,终于等到胡氏出来了,胡氏被随嫁通房的婢女背着,媒人在一边打了一把红色的喜伞护着,正缓缓地从胡府出来,跨过大门,来到了刘禅的八抬花轿面前。

刘禅亲自揭开轿帘,那婢女便转身,将胡氏给放了下去,于是刘禅速速地盖上了轿帘,回身上了自己的轿子。

接亲完成,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赶紧大喊了一声,说道:

“新人已到,礼成。摆驾回关。”

于是,整个迎亲队伍掉转队头,开始走回祁山关。来的时候算是慢的了,毕竟拿着一大堆的礼物,回去更是速度添了三分,一是少了许多东西,人手轻快,二是新娘子接到了,众人心里高兴,自是步子轻盈,三是回了祁山关,自然是开始庆祝盛宴,到时有吃有喝,那还不是美滋滋。

因此,祁山关到胡府的那一点路,在众人兴奋的刺激之下,竟然比来之前足足省下了一半时间,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回了祁山关。

回了祁山关,狂欢并没有停止,而是进入了新的阶段。一场场流水席,早就在伙头营的筹备之中妥当。

桌面上摆满了胡府那边反馈过来的好酒,在酒边是刘禅吃过的新式菜肴,有煎鱼,有豆腐鱼汤,有红烧肉,有回锅扣肉。

还有刚刚从沓中那边采下来的辣椒,做成的剁椒鱼头等等,一整桌少说也有二十多个菜,真是丰盛难言。

刘禅大婚,又是蜀主,这回不能在一边苟了,不得不出头了。刘禅先将胡氏送回了新房,身穿新郎喜服,就出来了。

“来,都跟朕一起举杯,普天同庆。”

刘禅一眼扫了十来桌,满脸春风,高举酒杯喊了一句。随着刘禅这一嗓子,全场各桌都停下了筷子,皆望了刘禅一下。

待反应过来,各人急急地拿起自己的酒杯,有的人忙着倒酒,有的拿起酒碗,有的干脆抱起了酒坛,可以看出蜀军人人欢喜,发自内心地替刘禅高兴。

“祝陛下大婚,国泰民安。”

谁让刘氏子孙不旺,翮堂不兴呢。

好在诸葛亮才华过人,急中生智,想出了祝词,况且张飞就坐在诸葛亮身边,听了诸葛亮所说,瞬间灵活套用,大喊了起来。

张飞带头,这种婚事就图个热闹,虽说是借了诸葛亮的光,但总算没有搞砸了,各人皆随着张飞,频频举杯,朝着刘禅敬酒。

刘禅也是高兴,张飞果然是个妙人,人声嘈杂,刘禅自是没再多说冷场,而是仰头一饮而尽。

喝罢,刘禅将杯底向各人展示,表明已是一口干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