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农村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临近春节,无论远行的游子,还是远嫁的女儿,都要聚到一起,过个团团圆圆的大年,这是一种仪式,更似一种信仰。对于传统中国年最初形态的保存,想来只有在农村才能得以寻觅,城市的快节奏,摒弃了繁文缛节的形式化的东西,实用为上,简洁而务实,却遗失了好多情愫。自幼生活在乡村,乡土乡情融于血脉,置身其间的时候并不觉得它的价值或意义,当逐渐远离的时候才恍然间发觉,一切竟是那般的美好,令人向往、眷恋。

1、赶年集

对于过年,老百姓多有“年关”一说,究竟起源如何并不清楚,但它却是各行业人士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新开始的标志。

旧时的“年关”,貌似是为普通人设置的一道“关卡”。小时候,一到“年关”父母也总会流露出一些愁苦,因为有太多的事要在年关时节解决,毕竟大人操心的事情要多很多,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却意味着的快乐和诱惑。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是我们那的“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便进入了“年关”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切应该准备的物品都要准备得当,“年集”便是解决所有“年货”的重要场所。每逢年关,四处大大小小的集市便拥挤起来,即使以往不为大家所关注的小集市也会吸引平日里两三倍的人流量。对于平日里节俭的农村人来说,过年当头总会打开平日里裹得紧紧的钱袋,而精明的小贩是不会错过这个掏老乡钱包的机会的。

年底会有几个比较大型的年集,时间地点小孩子都了如指掌。每逢较大的年集,小孩子总会想法设法地好好表现,以期父母能够带自己去赶大集,在年集上,平日里实现不了的愿望,往往会得到回应。除了购买瓜子点心等各类小食品,鞭炮、烟花等春节“必需品”也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当然,新年最大的奖励还是新衣服,不管什么人家,年底总是要想方设法给孩子添置一身新衣服,这也是孩子们新年最大的期待。等大的时候,才会慢慢明白,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过年只是小孩子的事情,大人更多的是辛劳。

散布于各个村落的年集聚集着来自小镇各处的人员,而商品也是品类繁多,琳琅满目,虽然多数是一些廉价而低成本的物品,但却是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年集中总是洋溢着和平和喜庆,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小贩此刻一口一个“老乡”,叫得格外甜,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总是流露着快乐。

大人们赶集时,总习惯带一只大大的尼龙袋,多是装化肥饲料一类的袋子,将买的鸡鸭鱼肉、蔬菜甚至衣物全部集中在编织袋中,归纳方便,携带顺手。老家人买东西都习惯批量购买,比如猪肉,一买就是几十斤的买,冬天倒是不怕坏,一股脑地大锅里一炖,放在一个阴冷的角落里,有些鸡鱼等肉类则直接埋到雪堆里。各类蔬菜也是批量购买,大多数都是自家地里产出的,或直接埋在地里,或放在家里的地窖里,集市上买来的则格外珍贵些,存放的也更加的精心。赶几个年集,几乎把接下来一个月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备齐了,接下来就等待春节到来,佳客盈门了。每到此时,人人都平和许多,邻里和睦,亲朋友善,就连平日里时常被责骂的“皮孩子”也看到了父母脸上慈祥的笑容。

过年嘛,老百姓图的就是个平安、喜庆。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