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三十
“年三十”最重要的是年夜饭。家里的年夜饭多是父亲筹备,我和母亲主要打下手。
每年三十的早上,父亲会炖上一大锅排骨,多少年来,三十那天的午餐必然是啃排骨,且不限量。那是一年一次的奢侈,一碗排骨汤、一大块排骨,就着母亲做的煎饼,品味着春节来临的喜悦。这个时候,父亲会难得的体贴母亲,早早地喊母亲过来吃饭,也会让我少吃点煎饼,多啃块排骨。让一家人丰衣足食,体面富足是每个当家的男人最大的追求。
午餐过后,父亲就开始张罗年夜饭了。且不论菜品如何,双数是必须的,虽然加上奶奶也就四口人,但个菜是起步,鸡鱼是必备菜品,象征着大吉大利、年年有余。虽说年夜饭准备的隆重、热烈,但中午一顿排骨足够饱了,晚饭基本吃不下多少,最主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共度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夜晚。
家乡的“大年夜”有一个重要的活动——照厅,对于它的确切含义不甚了解,但每年都会参与其间。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以居住范围而定,一定区域的居民择一处宽阔且防火的区域,燃起一个火堆,大集围聚在一起烤火、放鞭,说一些吉祥、祝愿的话,也算是年底最后一次聚会,让熊熊的大火燃去一年的霉运,燃起新一年的希望之火。烤火用的柴火都是各人自觉带来的,鞭炮也是大家根据家庭情况携带,放鞭的却是有固定的人,他们手中拿着长长的杆子,接过别人手中的鞭炮挂在杆子上点着后来回晃动,吓得孩子女人们大声尖叫,那时他们是小孩子崇拜的偶像,在我小的时候就梦想长大了也要持竿在“照厅”时放鞭。
在“照厅”过程中大家都会尽力挤在火堆旁边,老人们都说“烤烤腚,三年不长病”,老人的话总是要听从的,所以大家都会翘着屁股对着火堆烤上一阵。有时候,淘气的孩子会偷偷往火堆里扔个鞭炮,“啪”的一声,炸起一团火花,惊得人群一阵骚动,年长的便会斥责一声:别往里扔了啊。但无济于事,不一会又会传出一声炸响。
村里“照厅”的地址有好多个,并不固定,只是根据周围人方便与否来定,但是在放鞭的过程中大家会不自觉地较起劲来,看谁放的时间长,谁的鞭炮响亮,谁的花样多。出彩的一方总会吸引别处的人前来观看,于是得胜的一方就会有“资本”来炫耀:看,我们这边的人就是有实力!
“照厅”大都赶在春晚开始前散去,多数人要回家看春晚,不过也有一些老人会聚在火堆旁,多聊会天,谈谈过去一年的大事件,畅想畅想明年的光景。有时候很晚了,“照厅”的火堆还闪烁着光亮,周围几个黑影迟迟不肯散去。
过年,要的就是个热闹、红火。
6、头三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