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从华盖殿出来,就直接去了坤宁宫。
“母后,您唤儿臣过来所为何事?”
马皇后问道:“陛下可是让你运送火药去河内?”
“正是。许安弄出来的神火飞鸦威力非常强大,父皇打算让他造两千架神火飞鸦运往北平,魏国公有了它们后,势必如虎添翼。”朱标高兴的说道。
蒙古人虽然已经撤回北方,但是辽东仍在蒙古人的手里,蒙古人的有生力量尚存,对于大明而言,仍旧是最大的威胁。
历史上蒙古人与大明之间就曾纠缠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直到满清的崛起。
马皇后闻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你既然要去河内,正好帮我护送一个人前去。”
“送什么人?”朱标不解的问道。
“出来吧。”随着马皇后一声呼喊,从一侧的帘子里走出来一个姑娘,年方二八,生的端庄秀丽,似出水芙蓉。
“这位姑娘是?”朱标感觉有些眼熟,却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
“她是刘伯温的孙女,刘婉芝。”马皇后说道。
朱标恍然大悟,难怪他觉得有些眼熟。
“民女拜见太子殿下。”刘婉芝向朱标施礼。
“免礼。”
朱标随即向马皇后问道:“母后是想要儿臣送刘姑娘去河内?”
马皇后点了点头:“没错。你既前往河内县,正好可以送她一程。”
说着她从取过一封信交给了朱标,继续说道:“你将这封信交给许安,他看完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朱标向马皇后施礼:“儿臣明白,等儿臣准备妥当之后,便请刘姑娘一起上路。”
他离开了坤宁宫,便将吴淮、孙礼、沐荣喊了过来。
朱标在关中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常茂似乎与许安有些不对付,因此这次他不打算让常茂前往河内县。而沐荣不但与许安的关系不错,还是沐英的弟弟,至少不会在河内县发生冲突。
“父皇让孤送火药前去河内县,路上不可有任何的闪失,这些火药关系着北伐蒙古人的战争。”朱标说道。
“殿下,末将看太子卫队一千人便足够了。”沐荣说道。
“火药是特殊的物品,一旦保管不善,发生爆炸,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吴淮说道,“以微臣看,路上需要有几个火药匠专门保管这些火药。”
“河表所言极是。火药不同于其他的物品,还是要靠专人保管为好。”孙礼却向朱标说道,“至于前往河内一事,我看殿下不必亲自前往。”
“守规此言有理。殿下,火药由我等送去即可,不必您亲自去一趟。”
他们之所以如此反对朱标前往河内县,自然是因为之前在关中发生的变故。
在他们看来,朱标还是留在京城为好。
朱标笑道:“你们多虑了。关中实属意外,更何况最终还是有惊无险。而且国家腹地之内,还敢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算在京城又能如何?”
吴淮和孙礼还想要劝说朱标,却被朱标给拦住了。
“孙大人,你去官造局取火药。吴大人你去寻五个有经验的火药匠。沐二哥,你去拣选一千名士兵,三天后我们便从京师出发,前往河内。”
“是,殿下。”三人告辞,分别去做准备。
就在这时,从广元府传来一封战报,来到了朱元璋的案台。
朱元璋见状,面色阴沉,甚至已经发黑。
“将胡惟庸,汪广洋、李文忠、乐韶凤叫来。”
不多时的功夫,胡惟庸等人便来到了华盖殿。
“臣等拜见陛下。”
胡惟庸见到朱元璋面色阴沉,心中疑惑,乃上前问道:“陛下传召臣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大虎,将战报给他们看看。”朱元璋将战报递给了朱大虎。
胡惟庸等人看了战报,皆是心中惊诧不已。
原来傅友德在广元府再度遭遇大败,损兵折将竟然多达五千余人。
如今傅友德被困于广元,无法寸进,而其余各路进展也并不顺利。何文辉所率领的军队,更是在秦陇山脉遭遇埋伏,虽然只损失了数百人,但一时间被困在秦陇地带,也无法继续前进。
“陛下,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今明夏已是强弩之末,如今虽有小胜,也难以挽救覆灭的颓势。傅友德和何文辉皆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微臣想他们很快便可反败为胜,直下成都。”胡惟庸轻声说道。
“胡相所言极是,况且西征诸军有汤侯爷坐镇,必会马到功成。”乐韶凤高声说道。
朱元璋对这些阿谀之词,不置可否,而是向朱大虎说道:“将另一封战报送给诸位大人看看。”
胡惟庸等人闻言,皆是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原来还有一份战报,而且看起来,这份战报恐怕也不是好消息。
夏将丁世贞率夏兵数万人,围攻文州,城破,朱显忠被被乱兵所杀,千户王均谅被执而不屈,夏军磔之于文州东门。
胡惟庸等人看完战报,脸色也都变得阴沉。
“陛下,夏贼如此无道,实乃人神共愤。臣请陛下再发兵十万,势必要将夏贼覆灭之。”胡惟庸高声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