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甲五年(戊戌,前1703),姒孔甲始作东阳之音。《吕氏春秋·音初篇》载:“孔甲乃作《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夏王姒孔甲爱好音乐,善于写词、作曲、编舞,这一年他创作了一首歌曲,名为《破斧之歌》,历史上称作东阳之音。
《破斧之歌》是什么内容,姒孔甲为什么会创作了这样的音乐呢?
原来,姒孔甲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人到东阳的负山(即凫山,邹城市是原黄帝、尧帝都城,夏时应是别都。)去打猎,天忽然刮起大风,瞬间便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姒孔甲和数名随从被大风刮得迷失了方向,走入山中一猎户家中。他们走进院子时,猎户家的女主人正在给孩子喂奶。那孩子白白胖胖,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讨人喜欢。
一个随从说:“这孩子面有福相,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另一个随从仔细看了看,说:“非也,此子面相不吉,必死于利刃之下。”
姒孔甲笑道:“生死祸福都是人做出来的,与人的面相何干,从今天起,我把这孩子收为义子,在王宫里养着,看谁能杀得了他?”
于是不由分说,命随从把孩子从母亲怀里夺下来,强行带回王宫。
两年后,在宫女们的精心呵护下,婴孩已经学会了走路,时常在宫中奔跑,姒孔甲十分喜欢,经常到后宫和他一起玩耍。
谁知乐极生悲,一次孩子在宫中玩耍,奔跑,不小心跌倒,恰巧撞在锋利的斧刃上,当场死去。姒孔甲伤心地为孩子哭了一场。为了纪念这个可爱的孩子,姒孔甲特意为他作了一首《破斧之歌》。《破斧》为东音之始,“东音”也就是东阳之音(东阳是地名,在今山东临沂市费县西南)。
孔甲九年(壬寅,前1699),商侯子主癸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把国都从黄河以北的殷邑(今河南安阳市)又迁回至谷熟(今潍坊市奎文区)。子主癸就是商汤的先祖。此时殷商一族的势力已经很大,不仅占据了河南北部的大片土地,还对山东夏朝的中心沃土垂涎三尺。
孔甲十七年(庚戌,前1691),刘累迁居于鲁阳(邹城一带)。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尧的后代陶唐氏衰败以后,他的后人散居在今河北、山东一带,从事着各种行业。其中有一人名叫刘累,据说他曾经拜豢龙氏为师,学习过养龙技术。后来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两条酷似龙的小动物,献给夏王姒孔甲,说这是上天所赐的真龙,取自于汉水,雌雄各一,把它们养大后可以驾龙车,供天子出游。
姒孔甲非常高兴,便赏赐了刘累,并把他留在宫中,专门负责饲养二龙。
刘累很会讨好夏王,他除了养龙外,还善于烹饪,时常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献给夏王。
姒孔甲吃了刘累送来的饭菜以后,觉得味道好极了。对比之下,原来的御厨豕韦氏做的饭菜简直是糟透了。豕韦氏乃祝融之后,姓彭,六任帝姒少康时封于豕韦(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东南),因其族善烹调,帝少康便命他们住进宫中,专门负责王室的饮食。此后世代沿续,豕韦氏一直为御厨。姒孔甲认为豕韦氏故意把饭菜做得难吃是藐视君王,犯有欺君之罪,便将其罢官夺爵,没收其封地,使其族人入宫为奴。他封刘累为“御龙氏”,命其专门负责王室的饮食,取代豕韦氏。
此后刘累便成了姒孔甲的宠臣,不仅一日三餐为他提供上等的饮食,还经常在他身边为他出谋献策。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三年,刘累养的那两条极其珍贵的龙,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没敢声张,便将龙肉加工成美味食品送给姒孔甲吃。姒孔甲吃过后赞不绝口,命刘累以后天天都要做这样的美味给他吃。刘累吓得回到家里赶忙收拾金银珠宝,连夜逃出王都,奔往鲁阳(河南鲁山县)。姒孔甲得知刘累杀龙后潜逃,大怒,下令辑拿刘累归案,以正国法。刘累只好隐藏在偏僻的乡间,改姓为范,始为范氏。春秋时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就是刘累的后裔。
孔甲二十年(癸丑,前1688),商侯子主癸的妃子扶都在谷熟(潍坊市奎文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子履。子履又名成汤,也就是后来兴兵灭夏的商汤。
姒孔甲晚年疏于朝政,醉心于游玩和畋猎,在国中威望下降,臣民多有怨言。各诸侯方国之间离心离德,经常为一已私利而互相攻伐,姒孔甲却无力制止,使许多诸侯国对夏王朝失去了信心。他们常常以年景不佳、天灾人祸等种种理由,拒绝交纳赋税(贡赋),夏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减少,国库空虚。加上内地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国力逐渐走向衰弱。
《国语·周语下》说:“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认为是姒孔甲搞乱了夏朝的天下,才导致后四世夏王朝的灭亡。其实这有点不太公正,夏王朝衰败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姒孔甲对国家管理不善固然有责任,也不能全都怪他。
姒孔甲五十六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通鉴外纪》),卒于帝孔甲三十一年(甲子,前1677),终年八十七岁。王号孔甲,尊号夏王(后),谥号帝孔甲。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