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头”,在我国有的地方是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正月里不准理发,原因是“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在大年三十或者之前就要先把发理了,过了正月才可以理,这就是我们说的“正月不理发”。其实溯本清源,不是这么一回事。清廷入关后,就下了一个剃头命令,把前额和两边的发际线全部剃了,留下中间头发多的然后扎个辫子,这个发型的意思就是一统江山,不准又二心。很多汉人在清廷淫威下不敢不剃头,于是选择了一种隐晦的方式,即正月不理发来表示思念明朝,所谓“思旧”。只是后来被误传为“思舅”,把正月不理发解释成想念舅舅的意思。那倒过来说,如果理发的话,就是想把舅舅“气死”。

大愚苦笑一下,对于她来说,讲什么风俗习惯已经毫无意义,她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姐,我想再给你做个离子烫,保证漂亮!”,男理发师剪完发又殷勤建议。本已起身的大愚又重新坐了下来,反正时间很早,权当在这休息了。两个多小时过后,大愚看了一下镜子,一时难以认出镜中人就是现在的自己,还是花钱好啊,值!她容光焕发地从理发店走出来,身后依然响着殷勤的话语:“姐,你真漂亮,欢迎常来啊。”

大愚机械地在大街上走着,看见一个公园,就拐了进去。她找到一个有路灯的长椅上坐了下来,打开挎包,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写了她今天的主要经历,最后写道,她要到大桥去,这个最初在省城与年轻人到过的地方。写完后,她合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把拉锁拉好,起身走到最近的垃圾桶,把挎包扔了进去。她呆呆地站了很久,又犹犹豫豫地把包捡起来,打开包,拿出笔记本,揣到怀里,拉锁也没拉,重新把包扔了进去。(扔包的情节出于想象,总觉得八九不离十。)

从大桥的监控里得知,大愚在大桥上徘徊了几个小时,于午夜十一点十一分跳入了黑暗的河水,河中溅起了些许水花,很快就归于平静。她在这几个小时具体想的啥无从知道,就像很多逝去的生命一样,无人去探求也无人去关心。但是她入水后挣扎于生与死的几十秒中,应该有“人生走马灯”。所谓“人生走马灯”,就是影视剧中,常会给即将下线的人物一个回放,一个关于他们一生重要时刻的片段合集,我们也俗称这个过程叫“人生走马灯”。最新科学研究发现,“人生走马灯”原来不仅仅是一种影视拍摄手法,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妨也为她做一个“人生走马灯”,但愿与她的“人生走马灯”一样。

首先映入她脑海里的,应该是她从家里出逃时的情景:她钻进厕所,站到凳子上,双臂使出吃奶的力量,跨坐在墙头上,稀里糊涂地跳下去;她没命地向庄外的公路上跑去,身后远处传来的叫喊声;中巴急刹车,她争分夺秒地跑过去,她刚刚上车,车已启动;车上,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脱下了鞋子,抽出鞋垫查看,左右鞋底各藏着3张百元大钞。

接着映入脑海的是在初到省城的情景:大愚警惕地看着后面跟着的人,发现是一个短发年轻人,个子中等,身体强壮,国字脸,大耳朵,剑眉,五官端正,双目有神,嘴唇紧闭,身上衣服有点破旧,但是很整洁;年轻人掏出了一张崭新的身份证,“这个人会在乎你,给你温暖,守护你一生。只要你愿意去找他,不怕贫穷,不怕苦难,就行。”大愚定睛一看,这不就是他吗?当时的大愚是满腹疑虑,明显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要用第三人称?现在她是一清二楚了。这个她又恨又爱的人,还是终生难忘。

第三个映入脑海的肯定是在丑人家中被骗的情景:村妇联主任狐疑地看着大愚,问道:“你真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嫁给某某某?你长这么俊,不愁找不到婆家呀?”大愚坚定的回答:“心甘情愿。”众人议论纷纷,大愚听到有人说,多好的闺女,可惜了,旁边立即就有人接话,这是图人家的钱了,她是多么傻啊,但凡多一点心眼,都不会上这个当;她现在想起丑人,还是起一身鸡皮疙瘩:他长得是多么丑啊,三分像人七分像猴,全身都有毛,肤色黝黑,眼睛红肿,真是一只“黑猩猩”。

第四个映入脑海的肯定是到医院打胎的情景:护士领着大愚向手术室走去,大愚捂着肚子说:“医生,它在里面不停地蹬我,劲还挺大。”护士说笑道:“孩子有感觉,意识到危险,在拼命挣扎呢。”什么?!大愚愣住了,她从来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孩子已经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一直埋怨母亲不幸又把不幸传导给自己,现在她又把不幸传导给肚子里的孩子。想到孩子觉察到自己将要遭受悲惨的命运而拼命挣扎,大愚的眼睛湿润了,她猛地停下来脚步,坚定地告诉护士,她不做了。

她曾经多次想过这个问题,应该不应该要这个孩子?哪怕到了这个境地,有死无生,她依然斩钉截铁地认为,作为母亲,不可能也不会放弃!想到这里,大愚模模糊糊意识到悲伤,她再也见不到她的白君了。妈妈要走了,永远地离开你了,不能陪伴你啦,但是妈妈在九泉之下,会保佑我的白君,无病无灾,幸福安康。

本章已完 m.3qdu.com